欢迎来到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!

【廉洁文化】杨业功:清正廉洁 殚精竭虑
来源:医学技术学院 作者:医学技术学院 点击数: 发表时间:2024-04-16 22:13:56
A A A

杨业功(1945年—2004年),湖北省应城市人,1963年8月入伍,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杨业功参与筹建了我军第一个新型导弹旅,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军事演习和国庆50周年天安门大阅兵。特别是担任某基地司令员期间,他和党委“一班人”精心谋划,精心组织,在部队力量建设、战场建设、军事训练、人才培养和装备配套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,部队战斗力得到快速提高。他对导弹部队事业执着追求,工作扎实深入,每年有100多天到部队检查指导,每个新建阵地都亲自勘察、选点,所有点位都熟记于心。他以高昂的精神状态拼命工作,即使在病重期间仍然牵挂部队建设,直到生命最后一息。2004年7月,他因积劳成疾病逝。一生廉洁自律,一身浩然正气,是杨业功给当今时代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。2005年12月,中央军委授予杨业功“忠诚履行使命的模范指挥员”荣誉称号。

一、坚定信念、不辱使命,始终以忘我精神干工作谋打赢

杨业功对党和军队充满挚爱深情。他把对党忠诚、听党指挥体现在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落实在履职尽责的具体行动上,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打赢战争准备上。

殚精竭虑、忘我工作

1993年,时任基地副参谋长的杨业功参与筹建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旅,在人才少、装备缺、没有既设阵地的情况下,带领部队从零开始,攻关破难,探索总结出常规导弹旅的建设思路、训练模式和管理方法。为准确掌握新型导弹研制、生产、定型、列装的科学依据,他先是带领部队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严寒条件下苦战半个多月,顺利完成寒区试验任务。随后,又率领官兵翻越崇山峻岭,穿密林、闯戈壁,获取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大量的试验数据。在某次重大演习中,他白天实地勘察,晚上在图上作业,带领部队昼夜抢修发射场坪,苦练操作技术,最终取得六发六中的优异成绩。2002年初,杨业功在跟踪研究当时世界上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基础上,提出建立基地训练、战备、管理综合数据库。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带领科研小组的同志经常挑灯夜战,有时甚至通宵达旦,反复修改设计方案、完善软件程序、检验各种数据。经过四个多月的刻苦攻关,完成了基地数据库系统的研制并投入使用,有效提高了首长机关指挥决策效率。他曾连续11天、行程7000多公里,勘察了几十个作战阵地选点位置,每天徒步翻山越岭十几公里,有时累得两腿浮肿抬不起来,上车都需要搀扶。

有“本钱”就要干革命

杨业功把履行我军神圣使命、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。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,杨业功经常感到力不从心。不少同志提醒他: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他却说:“有‘本钱’不干革命有啥用?”2003年11月,杨业功被检查出患有十二指肠腺瘤癌变,住院治疗期间,他依然牵挂着军事斗争准备、惦记着部队建设,经常打电话询问基地工作。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时间里,递交给党组织的述职报告,还深刻检查自己“哪些工作没有做完、哪些工作没有干好”,并多次要求到阵地去看看。去世前几天,还与一位旅领导通电话,叮嘱他们组织好达标考核。弥留之际,没有为个人和家事留下一句话,却仍然念着“一二一”“出发”的军人口令。

二、严谨细致、深入扎实,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

杨业功的一生都是实实在在的,他从难从严、戒浮戒躁地落实战斗力标准,真抓实干,工作严谨细致、深入扎实,无疑是一个“谋事实、创业实、做人实”的典范,无疑是人们学习的样板。

绝不能搞半点虚假

杨业功常说:“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,不仅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,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事业心、责任心的检验。”他号召大家“说真话,鼓真劲,做实事,收实效”,要求大家在工作中老老实实,脚踏实地,不沾染浮夸与骄傲急躁的习气。训练场上有人插彩旗、挂标语,大造中看不中用的气氛,杨业功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战场氛围固然重要,但你们忽视了一个致命的问题,过早地向敌人暴露了目标,等于把敌人引上了门。”“形式主义不根除,打起仗来吃大亏。”不论什么时候,他都要求部队来不得半点虚的,否则就要在战场上吃败仗。

拿着“放大镜”找问题,狠抓落实

杨业功坚持以精细求落实,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。组织导弹发射,他经常亲临现场,对实施方案、应对措施认真把关,对重要岗位、关键号手逐个检查;接收重要装备,坚持带领技术骨干仔细检验,一张纸片、一颗螺钉、一个标识都不放过;确定作战阵地和点位,亲自带人勘察定点,亲自组织设计施工,做到了如指掌、熟记于心。一次,有个旅用多媒体课件汇报阵地部署,误把位于路南的某点位标注在路北,被他一眼看出。随行的作战参谋十分惊讶:“基地有若干个作战点位,司令员记得真熟!”演练场上,少数基层指挥员工作漂浮,随意目测导弹发射定位线。杨业功严肃地说:“你这么标定,准吗?”部下说:“差不多。”杨业功说:“差不多,是差多少?差一分一毫都不行!”验收某项工程时,杨业功发现关系导弹发射精度的某“隔振基座”有问题,别人劝他: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,免得得罪人。”杨业功理直气壮地说:“今天对他们马虎,明天就会埋下隐患;今天怕得罪他们,打起仗来就会成为罪人。”他立即让机关对基地所有“隔振基座”全部检测一遍,将存在问题及时汇总上报,使这方面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。

深入一线检查指导

自从当旅长以来,杨业功每年下部队都在100天以上,很少坐在会议室听汇报、要情况。担任基地司令员期间,他走遍了所有基地单位、作战阵地和发射点位,许多营连的技术骨干、主要操作号手他都能叫出名字。一次勘察阵地时,他已经累得走不动路、登不上车了,部下劝说:“最后一个点位你就别去了,等我们回来向你汇报。”他说:“这么重要的事情,我不到现场心里不踏实!”某新型导弹定型,需要进行低温试验。他第一个早早起床,凌晨两三点,穿着厚厚的军大衣,戴着皮帽子,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,与战友们一起穿行在冰天雪地里,一遍又一遍地测试导弹在低温环境下的第一手数据。深更半夜,他开完会,路过一个单位门口时,冒着风雨,打着手电,仔细检查战备公路质量情况。司机劝他改日再来,他说:“不行,什么事都要往前赶、往实里做。”

三、艰苦朴素、廉洁自律,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操

杨业功生前常说:“平时不能廉洁自律,战时怎能身先士卒;平时不能秉公用权,战时如何指挥千军万马;平时不与士兵同甘共苦,战时谁与你赴汤蹈火。”杨业功还说:“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,秉公用权才能就赢得人心。是不是端端正正的官、清清爽爽的官、光明磊落的官,能不能赢得老百姓和官兵的口碑,就看是否能时刻用党章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。如果不老老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干事,清清白白为官,在位的时候群众看不起你,下台以后还会被人戳脊梁骨。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,不管环境如何变化、职务如何调整,他始终做到条件改善了,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不丢;职务提升了,公仆之心不变;手中权力变大了,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追求不改。

一张宣纸见操守

杨业功曾说:“越是位高权重,越要在生活小事上防微杜渐。”他业余有练书法的爱好,因为有了这个爱好,让一些人萌生了“投其所好”的想法。刚任基地司令员时,有名干部带着宣纸向他表示祝贺,他严肃批评了这名干部并退回了宣纸。还有一次,基地一名干部到北京出差,顺路到阅兵村看望正在组织第二炮兵阅兵大队训练的杨业功。寒暄一阵后,这位干部从旅行箱里取出一沓宣纸说:“首长,您喜欢练书法,训练又太紧张,可能没有时间去买,我就给您带了一些宣纸……”没等这名干部说完,杨业功就指着墙角的一堆废报纸说:“你看那些都是我练习书法用的,不是挺好吗?练字本来就是练心境的,如果我用了你送的宣纸,就等于破坏了我的心境,也就写不出好字来啦。”事后,妻子杨玉珍和他谈起这事,埋怨他说:“不就是几张宣纸吗?这点小事还这么认真,你就不怕将来连人缘都没了?”杨业功却严肃地说:“谁说这是小事?别人给你送东西,那是在试探你为官做人的底线。共产党员的党性岂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!”

公私分明,毫厘必究

杨业功作为基地领导,位高权重,但从来不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,从未在占公家便宜上迈出半步。1998年,杨业功年近八旬的老父亲来部队医院治病,一共花了4200元。老人临出院时,医院领导对杨业功说:“首长,现在医院不像以前了,每年都创收好几百万元,老人家住院的那点钱就算了吧!”他严肃地说:“我父亲不是军人,不能享受特殊照顾!”2003年春节后,他的父亲不幸病故,当地领导拟安排专人接待和专车接送。杨业功知道后,郑重其事地对当地有关部门同志交代:“既不要安排车子,也不要安排专人接待,我们自己想办法。”他父亲安葬那天,招待所门前空荡荡的,没有一辆公车。临离开招待所那天,当地政府办事员要去结账,杨业功一把拉住那位同志说:“我父亲活着不沾公家一分一厘的便宜,死后也不能搞特殊。否则,我父亲的在天之灵是不会得到安宁的!”

艰苦奋斗,崇尚俭朴

在杨业功看来,人生简朴一些、平淡一些,欲望就会少一些,烦恼就会远一些。他一生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便装,一件腈纶秋衣穿了18年,一只搪瓷碗用了30年,家里的沙发是10多年前购买的,衣柜是20年前自制的,睡的床是用4个大箱子拼成的。他外出食宿从不讲究,吃饭花三五元钱买一碗面条就行,住宿有时和司机挤在一个房间。他下部队时经常随身携带“三件宝”:水壶、大衣、方便面。他曾对部下说,“水能解渴,衣能御寒,面能充饥,有了这‘三宝’,就不会耽误时间了”。

“家风好了,整个社会风气才能好”

杨业功有句经典的口头禅:“管不住数口之家就带不好千军万马。”他两袖清风、一身正气,家中妻子孩子、父母亲、兄弟姐妹、七大姑八大姨没有一人沾上他的光,没有一人受到他的“特殊照顾”。他从当旅长开始就给家人“约法三章”:不许干预他的工作、不许享受任何特权、不许收受任何钱财和好处。他妻子从未坐过他的配车,儿子军校一毕业就被分到基层。杨业功出身农家,即便位高权重后,他的亲属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。他的弟弟长期在老家一个宾馆打工,几次找他想在基地招待所谋个差事,都被他一口回绝。即使到了病危之际,他也不忘对家人约法三章:“无论手术是否成功,不得找医院麻烦,基地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来看我,家属不得收受任何人送来的礼品和现金。”

地址: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:712046 电话:029-38185000

版权所有: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: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